邯郸市妇幼保健院庆祝新生儿科 成立30周年征文作品展
邯郸市妇幼保健院庆祝新生儿科
成立30周年征文作品展
邯郸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从1991年成立,至今已经走过了三十载。三十年,弹指一挥间,然而,对于新生儿科来说,这三十年,却是流金岁月的永恒记忆,它记载着新生儿科从无到有,从有到大,从大到强的奋斗历程;承载着全体医务人员的艰辛与努力;镶嵌着新生儿科的灿烂与辉煌。三十载护佑新生,三十载风雨兼程,在喜迎邯郸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成立三十周年之际,医务人员以流畅的文笔、真实的情感,用心讲述着医务工作者的奉献与担当,掀开了新生儿科建设与发展的美丽华章!
新生儿科医生的故事
——邯郸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一科 马岩
2007年毕业后,懵懵懂懂的我来到了邯郸市妇幼保健院工作,非常幸运的被分配到了新生儿科,早就听说过这是邯郸地区成立的第一家新生儿科,是由全国人大代表谭秀玲主任创建的科室。我的内心感到无比光荣而幸福。
初次接触新生儿,感到新鲜而又不知所措。看到一个个幼小的生命躺在暖箱当中,内心使命感油然而生。新生儿是一个特殊而脆弱的人群,他们不会说话,免疫力低下,随时有可能出现病情变化,所以在治疗和护理方面对医护人员有着极高的要求。从一开始,我就知道这条路并不好走,但是科里一个个优秀的榜样,使我不断的坚定着自己的选择。
谭秀玲老主任是新生儿科的一面旗帜,她是新生儿科的创始人,她从医为民,无私奉献,矢志不渝地为儿童健康事业不懈奋斗。虽然经历了中年丧子,身患乳癌等诸多不幸,但她仍笑对人生、忘我工作。1991年,她带领科室同志在全省率先创建了新生儿科,对患儿像慈母般关爱,对专业技术精益求精。三十年来,无一起医疗事故,家长和社会满意度达98%以上,婴儿死亡率降低了六个百分点。她虽然饱经生活的坎坷,却为千万家庭带来新的希望;她虽然身患重疾,却把健康带给了一个个幼小的生命;她微笑着面对风雨,把毕生的心血奉献给了儿童健康事业;她牢记传承的使命,把自己精湛的医术和高尚的医德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下一代的新生儿人。
吕红艳主任是继谭主任之后的优秀科室带着人。作为全国巾帼文明岗、国家级“青年文明号”、全市医学重点学科的带头人,她多年来按照一流设备、一流管理、一流服务的要求,积极创建省级一流新生儿科。在临床工作中,她始终坚持以患儿为中心、以家长满意为标准,率领全科医护人员开展了全员、全程、全方位的优质服务,开展了“不是母亲、胜似母亲”、“患者无过错、服务无止境”等一系列活动,以诚信的服务赢得了患儿家长的信赖,挽救了数万名危重患儿的生命。吕主任把科里的每一个患儿当作自己的孩子悉心呵护,倾注了全部的心血。多少个日夜,她为了抢救危重患儿放下学业繁重的儿子,守在保温箱旁;曾几何时,她为了保证医疗质量不顾年迈的母亲,奋战在办公桌前。在吕主任的领导下新生儿科目前已发展成为全市业务范围开展最广泛的新生儿救治转运中心。
吴素静主任是科室副主任,是科里的骨干力量,技术精湛,兢兢业业工作二十余年,为科室和医院做出了不少的贡献。2017年为了响应国家的号召,她又义无反顾的放下了自己的小家,主动请缨支援新疆工作。在她支援的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静县人民医院,为该院填补了新生儿科诸多医疗技术空白,多次参与新生儿危重症急救,屡建新生儿抢救奇迹,并且着力进行人才培养和科室建设,强有力地推动了该院新生儿科的发展。吴主任在援疆工作中,不仅将领先的新生儿医疗技术带到了新疆,也将妇幼人的奉献精神带到这里。她在自己平凡的岗位,用爱传递着真情,用行动诠释了“医者仁心”。随后,我院又接连派出了新生儿科杨李红副主任,刘民敬副主任医师到新疆支援,为和静县的新生儿科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在榜样的影响下,我在新生儿科不断成长和进步,经历过欢笑,也经历过泪水,还有一直激励着我的患儿康复后那可爱的笑脸和家长的信任。
还记得2012年,科里收治的弃婴—“院宝宝”。她在生后脐带与胎盘还连接在一起的情况下就被亲人无情的抛弃在了路边,被人发现时全身的皮肤已经青紫,胎盘和孩子身上爬满了蚂蚁,孩子像是穿了一件“黑色毛衣”,并且仅剩下了微弱的呼吸。辗转来到我院新生儿科,院党委立即开辟绿色通道,组织成立了专家小组,全力救治这个微弱的小生命。随后全院职工也自发的为院宝宝组织了捐款活动,共捐款一万五千余元。自从“院宝宝”来我们科以后,她就成了我们全科人的牵挂,她的温箱被放在病房里最显眼的位置,每天大家都会轮流到她的温箱前陪陪她,对她说两句温暖的话,告诉她她不是孤独的,有许多人在关心着她。主任、护士长每天下班的时候都要到她的温箱前看一看,没什么情况才会放心的离开,临走时还要对当班的医生、护士交待再交待,嘱咐再嘱咐。经过积极的救治,住院3天后,院宝宝再未出现呼吸暂停的症状,脱离了呼吸机,并且开始慢慢地能少量吃奶了。孩子的病情在一天天的好转,各项生命体征趋于平稳,体重也在一点点的增长。经过了12个日日夜夜的努力,体重已经增长了半斤的院宝宝终于迎来了出院的日子,大家用粉色的包单把她裹的漂漂亮亮的,依依不舍的轮流传抱着她,她的身上凝聚了我们太多的心血,大家都早已把她当成了自己的孩子。
2017年10月21日,科室接收了产科转来的三胞胎“袖珍兄妹”--大子1250克,二子950克,三女750克,三个孩子都仅仅有成人手掌那么大,并且三个孩子生下来生命体征都非常的不稳定,孩子们命悬一线,吕红艳主任组织全科人员对孩子们制定了全面的治疗方案,并安排最强有力的医护团队专门负责三个孩子的救治。吕红艳主任每天都要亲自查看三个孩子的情况。经过精心的救治使孩子们在生后不到2个月的时间内就成功全部脱离呼吸机,战胜了早产儿最凶险的呼吸系统疾病---呼吸窘迫综合征和支气管肺发育不良,为宝宝的生存赢得了机会,也为改善其生活质量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随着早产儿的生存率不断提高,在抢救生命的同时,医护团队还重点关注宝宝的远期健康和智能发育,孩子们生命体征稍平稳后即开始了按摩抚触等早期脑发育支持护理治疗,每天定时给孩子们播放音乐给予他们心理上的呵护,病情稳定后还请妈妈进入病房,给宝宝们进行“袋鼠式护理”。由于宝宝们出生时胎龄太小,视网膜还远未成熟,在发育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异常血管增生并出血,从而导致视网膜剥离,早发现、早治疗是关键。眼科医生定期来到新生儿病房为宝宝进行早产儿视网膜病筛查。在医务人员及家人的精心呵护下,孩子们不仅顽强地的与疾病作斗争,心理也得到了滋养,从而跨越了一个又一个难关,创造了生命的奇迹!历经近四个月的治疗后,“袖珍兄妹“经过各项检查评估,未发现明显异常,达到了出院指征。出院时孩子的父母为医护人员送来了锦旗,并激动地说医护人员就是孩子的再生父母。
2020年8月8日,科里收治了一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并发严重张力性气胸的患儿。患儿生命危在旦夕,情况十分紧急,家长得知孩子病情如此危重,已经产生了放弃治疗的念头。但新生儿科所有医护人员仍毫不松懈,只要孩子还有心跳,决不放弃。吕红艳主任、吴素静副主任,靳林红护士长连夜从家赶来,为患儿进行胸腔穿刺闭式引流联合持续负压吸引。她们守在患儿床旁整整一夜,终于在黎明时分,患儿的病情有了起色。到了出院的日子,家属特地送来鲜花和感谢信,一遍遍的说起如果不是主任和护士长的全力救治,和医务人员的不懈努力和坚持,孩子就不会有今天,谢谢你们,是你们给了孩子新生。家属的话是最真诚,也是他们最真实的想法。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里,无论清晨或是深夜,几乎每天上演着医护人员和生命的较量,和死神的竞争。不管多么辛劳,多大委屈,在他们的骨子里有始终坚定的信念----生命至上,永不放弃。
一个个相似的故事数不胜数,这就是支撑我们新生儿科医生不断坚持的动力。我们愿意为这些小生命的茁壮成长尽一份力,愿意为这些家庭送去一份温暖。
这就是我们新生儿科医生的故事,平凡而又充满挑战,但我们愿为此不懈努力,奋斗一生。